
·CT|棉涤混纺|涤纶棉纱线
加捻方式 | 正捻/S捻 | 出产地区 | 山东 |
---|---|---|---|
品名 | CVC | 捻度 | 标准 |
适用范围 | 机织用纱,针织用纱 | 包装 | 编织袋中性包装 |
纺纱工艺 | 涡流纺 | 毛羽 | 少 |
纱线质量 | 优等 | 纱支 | 21S,32S,40S |
成分比例 | 60/40 | 纱线成分 | 涤棉 |
成纱形态 | 筒纱 | 纱线结构 | 单纱 |
纺纱系统 | 精梳 | 条干 | 均匀 |
染整加工 | 本白纱 | 货号 | CT |
纯大化纤,棉为高配棉,电清无接头,条干均匀、毛羽少、挑三丝,保漂白,染色,适合针织、机织,可做针织毛圈、针织起绒、档次高服装面料等。 供应:5支7支 10支16支21支24支30支32支45支等。各种配比:65/35 70/30 80/20 90/10 95/5 cvc60/40 cvc80/20各种配比,可按客户要求订做。
紧密纺的优点
1.由于在加捻前,纱条中单纤维充分伸直,相互平行,而且排列紧密,所以在加捻罗拉钳口处(也叫阻捻罗拉,因为其有阻止捻度传递的作用),纱条直径变得很小,所以基本消除了“加捻三角区”,由于加捻前单纤维充分伸直、平行,没有毛羽伸出纱条主体,所以成纱毛羽很少,特别是3毫米以上毛羽极少。
2.在细纱中由于各单纤维是在伸直、平行的状态下加捻,在单纱受到拉力时,各单纤维受力基本一致,所以紧密纺强力比传统单纱高。而且由于紧密纱中的单纤维排列紧密,相互间抱合力大,这也有助于提高纱线的强力。
3.在紧密纺工艺中,纱条是在完成了工艺规定的牵伸之后再进行聚集,所以其条干不匀的指标没有大的改善,但在其聚集区有对纱条的整理作用,且在加捻罗拉钳口处加捻时纤维的内、外层转移没有传统工艺强烈,所以紧密纱的条干不匀,粗、细节指标比传统纱要好。
4.由于紧密纱的上述特点,为下道工序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紧密纱毛羽少,所以减轻了上浆、烧毛等工序的压力,在无梭织机的纬纱使用紧密纱时大大减少了引纬的阻力,提高了织机效率。
5.由于紧密纱纤维排列紧密,和相同号数的传统纱线相比直径小,所以用相同经、纬密织成的布透气性好,布面平整、光滑,是纺织品的理想用纱。
紧密纺的缺点
1.紧密纺设备的造价较高,增加了纺纱厂的设备投资。
2.除了毛羽指标有很大的改善之处,纱线的其它指标如条干、粗、细节等改善幅度不大。
赛络纺、紧密纺、紧密赛络纺之比较
1、赛络纺是在传统环锭细纱机上纺出类似于股线结构的纱线的一种纺纱方法。赛络纺技术早在毛纺上得到应用,后逐步应用到棉纺上。赛络纺纱是采用两根粗纱从喇叭口喂入,在前后牵伸区仍然保持两根须条的分离状态,从前钳口输出一定长度后合并,并由同一个锭子加捻,形成有双股结构特征的赛络纱。赛络纺的同向同步加捻使其纱线具有特殊的结构,赛络纺纱表面纤维排列整齐,纱线结构紧密,毛羽少,抗起毛起球好。赛络纺织物和股线织物相比,手感柔软,比较平滑。赛络纺纱可用于机织物及针织物,也可替代股线用于高支高密织物。
2、紧密纺技术是基于传统环锭纺的一种新型环锭纺纱技术。简单地说是使细纱机牵伸后输出的纤维致密化的纺纱技术,即通过在须条加捻前增加吸风装置,通过负压的控制,使松散纤维集聚、抱合,纤维在受控制区域内充分伸直,缩小传统纺纱机上的加捻三角区,便纤维在平行紧密的状态下实现加捻。由于须条中各纤维受力均匀,抱合紧密,使成纱结构和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毛羽、强力、条干,耐磨性,纱线外观有了显著的改善。
3、紧密赛络纺是紧密纺和赛络纺相结合的一种组合工艺纺纱方法,该技术所纺制的纱线,结合了两种纺纱法的优异特性和品质,与传统环锭纺单纱及赛络纱相比,紧密赛络纱毛羽更少,强力更高,更具有赛络纺合股的效果,是纺制织物的理想原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紧密纺工业介绍
紧密纺是在改进的新型环锭细纱机上进行纺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其纺纱机理主要是:在环锭细纱机牵引装置前增加了一个纤维凝聚区,基本消除了前罗拉至加捻点之间的纺纱加捻三角区。纤维须条从前罗拉前口输出后,先经过异形吸风管外套网眼皮圈,须条在网眼皮圈上运动,由于气流的收缩和聚合作用,通过异形管的吸风槽使须条集聚、转动,逐步从扁平带状转为圆柱体,纤维的端头均捻入纱线内,因此成纱非常紧密,纱线外观光洁、毛羽少。紧密纺纱线强力较高,毛羽较少。在编织过程中不易产生磨毛的现象。
紧密纺的目的是在纱线加捻前使纤维之间尽可能平行并接近,对于高质量的紧密纺纱线这是重要的评判标准。使纤维尽可能平行并保持一致在加捻前是其优势的前提。